想求问一个误差放大器的设计问题



采用目前的接法似乎不能改善启动、大信号的问题,兄台的观点是?先不说有没有问题,先说你这样为什么更好?你的好坏是什么标准?
这个算出来传递函数是右侧就是一个标准的type II EA的传递函数。
其中Vin是系统反馈回来的电压。
计算过程中除了C1远小于C2,没有做别的类似于舍弃直流量之类的近似。
标准的用运放的差分比例运算电路都是这种电路结构啊。
2.jpg (30.13 KB, 下载次数: 7)下载附件2020-4-18 12:23 上传
1. 两个图的传函不相同。
2. 评价控制器得分析被控对象的传函。
要是直接说控制器A优于控制器B 就等同于 得了什么病都不知道直接评价一款药能不能治此病。
3. 其次比如一个控制器,设计成2阶或者3阶,最后的效果完全可能几乎一样。
这俩电路图小信号传递函数完全一样的,可以自己推导看一下
1. 难道我的输入定义 和 你的定义 不同吗?2. 评价控制器得分析被控对象的传函。
要是直接说控制器A优于控制器B 就等同于 得了什么病都不知道直接评价一款药能不能治此病。
(这个是重点啊 亲)3. 这俩图没必要区分大信号或者小信号2.jpg (45.89 KB, 下载次数: 6)下载附件2020-4-18 13:35 上传
1. 较为简单的那个补偿器图只是个示意图,因为传函的方程就不对。
2. 结构更复杂的那个补偿器图才是完整的,因为这个传函的形式是对的。
另外,兄台你真推过两个图的传函么?明明一看就不一样的,非说一样。
小信号传函都是Z/R。
你写的红色的那个关系式不叫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,只是电压关系式。
较为简单的那个你说的是示意图,可是现在芯片内部设计应该都是用的那个,因为配置外部电阻电容的时候,都只是配置一次的。
说明实际使用中运用的应该是简单的那个,Vref在芯片内部用一个小的LDO提供。
然而如果只是用运放搭电路,我感觉复杂的是好的,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实际应用中不用那个复杂的电路。
1. 那个简单的图当个示意图没问题,只是有个细节错了,标VRef的那个应该接地, 而令一个输入则是误差。
这样得到的传函就和复杂的那个电路是一样的。
2. 关于你说的小信号问题,这种控制器电路和小信号没关系。
因为本身就是线性的,不需要用小信号近似,所以不分大小信号
那个简单的图我明确说没有问题,传递函数是输入比输出。
你说的是加上直流量不一样,你写的那个东西波特图都画不出来。
我写了一下为啥这俩的小信号传递函数一样的。
2.jpg (150.47 KB, 下载次数: 6)下载附件2020-4-19 10:16 上传
1. 对于上半部分,在参考固定的条件下,只能说误差变化量与输出变化量符合误差放大器的表达式。
这个不叫小信号,比如输出的变化量远远大于原始输出量时,变化量的表达式依然符合误差放大器的表达式。
2. 上半部分的电路只适合参考固定的场合,比如说需要跟踪一个正弦量时,函数关系式就不符合误差放大器的表达式了。
这三类误差放大器是类PID控制的,根据内模原理,当然不能跟踪正弦,除非正弦足够慢,例如PFC那种。
想要跟踪正弦,得用类PR控制器的误差放大器。
不想讨论这个东西了,楼下已经给了比较靠谱的解答了。